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
發表人 |
內容 |
Allengix
註冊時間: 2003-03-29 文章: 3 來自: 台大工管系
|
發表於: 星期六 七月 31, 2004 11:17 pm 文章主題: |
|
|
…:
首先我想先談談「品質」的概念,品質來自於消費者感受到商品的價值和必須付出的成本之間的差距。從這一個觀點,消費者付出較低的價格,得到汽油、贈品、更好的服務、更體貼的行銷手法,即使汽油本身和之前並無二致,市場競爭的確使消費者得到更多。因此,不論市場競爭使得學校必須運作的更有效率(成本下降),或學校必須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和更好的師資以吸引學生,我實在無法看出消費者會受害的理由,也就是品質會下降的理由。
你為文的意思是說,你認為台灣高等教育的品質不好,是因為家長和學生不需要品質好的教學(只要文憑!);而不是因為不管老師教的怎麼樣,都不會影響他的薪水和升遷,學校不管運作的多沒有效率,浪費多少納稅錢,也不會被迫關門的緣故?就我的觀察就不是如此,我們系上的學生每年都爲了要求更換一些不適任的老師和系主任吵得差點要翻桌子,然而系主任和系上其他老師都以人情、規定等理由加以拒絕,甚至要我們自求多福,「我當年作業管理、線性代數還不是都自己看的!」。學生根本無法形成壓力,因為學校的經費、老師的薪水不來自消費者的選擇,而是來自教育部的統籌規劃。這才是許多老師教學態度惡劣的理由。社會只看文憑?我想之前許多討論「學術與產業脫鉤」的聲音就足以反對此一論點:學校根本不管產業需要什麼人才,需要什麼品質的訓練,人才供需的分配操縱在反應慢半拍的官僚手上,而非市場需求。
只看文憑正是因為在缺乏競爭的體制下,只剩文憑可以看的緣故。
另外,我非常贊成可以開放外國學生入學(事實上我們有禁止嗎?)。我甚至認為應該開放外國學校來台設分校(不過還請政府高抬貴手,別管這些大學如何收學費,如何招學生這些芝麻小事)。
Allengix 在 星期六 七月 31, 2004 11:46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
|
回頂端 |
|
|
Allengix
註冊時間: 2003-03-29 文章: 3 來自: 台大工管系
|
發表於: 星期六 七月 31, 2004 11:45 pm 文章主題: |
|
|
另外,即使能認同社會階級必然或必須存在,我們還是希望社會階級具有流動性。畢竟下層的人想進入上層,上層的人希望保住自己的階級地位,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更重要的是,人的一生不該全由命運(出身階級)掌控,理想的社會應該有讓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和追求自我實現的機會。
因此,一個學生只要認為自己受教育的總效益大於總成本,社會實在沒有任何理由(諸如學生家庭所得低、聯考成績不夠高、父母精神異常、只為文憑…)拒絕這樣的學生接受教育。(然而,窮學生只是父母窮,社會只要保障他們受教育的機會就已經足夠。我認為政府辦理就學貸款就符合這樣的精神,低學費加數量管制則否。)
如果真的要重分配,交給別的政策來執行吧。
Allengix 在 星期日 八月 01, 2004 11:32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
|
回頂端 |
|
|
Allengix
註冊時間: 2003-03-29 文章: 3 來自: 台大工管系
|
發表於: 星期日 八月 01, 2004 12:07 am 文章主題: |
|
|
最後,我想談談德國。
我非常希望…能夠談談如何師法德國,以及師法德國的體制是否就能符合台灣人的價值觀。我的想法是,想要移植德國教育體制這頭恐龍,不能只想要它的大腿而不要它的尾巴,或許有許多人認為德國有一流大學,也認為他們的教育體制有許多優點,但他們的制度真的適合台灣嗎?事實上,德國許多大學正醞釀要漲學費,也正在檢討他們的教育體制造成職業世襲化的現象。台灣人民真的能接受,國內醫生只有醫生的兒子能當,剩下多出來的醫學院學生要到其他落後國家當「外勞」的現象嗎? |
|
回頂端 |
|
|
|